Announcement

校园公告

首页 > 校园公告 > 正文
校园公告

2020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思路

岳麓区教育局教育科

总体思路:贯彻“全教会”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核心素养培养,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课题带动策略,积极推进课程落实,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工作目标:强化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根”的健康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9%,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6%,中考一次性合格率达96%,体育中考合格率达96%,艺术中考合格率达90%,小学毕业生质量监测合格率继续领先全市。视力不良率较去年下降0.5%。

主要措施:

一.推进德育工作课程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一体两翼”行动德育,以德育项目化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融合智慧教育技术,抓实课程德育、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共青团与少先队在实践中育人的优势。严肃团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等制度。规范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实现“智慧团建”系统中团员应录尽录。发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作用,整合德育学科课程和德育活动课程的两股力量,研发与之相匹配的思政课资源和少先队活动课资源库,引导教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思考和优化学科教育,推进德育工作课程化、体系化发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完善“常规教育+日常实施+督查考核”的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模式和月报制制度。评选垃圾分类示范校5所,整改校若干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促进课后服务与减负提质相结合,以作业辅导为基础,大力开展体育、美育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辅导、矫正、评估的体系化、制度化;探索问题少年教育矫治新经验,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创建市级心理健康示范校1所.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加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应用研究,引导学校高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团队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教师关注学情、优化教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严格控制教学进度,采取随机抽查和明察暗访的方式开展减负专项督查,重点查处赶进度、超难度和作业量大问题。要求学校统筹调控不同科目间的作业,着重引导教师研究作业的形式、数量和批改要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准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加强对音体美等科目作业的研究和管理。督促学校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好学段衔接,各学段一年级设置过渡性课程。倡导学校积极举行开放日活动,推介课程改革成果,提高交流实效。加强考试管理,探索期末考试试卷备案制度。

三.实施课题带动策略。推进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加强教研基地制度建设。引导学校积极申报各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推动课题结题的开放工作。加强对小课题研究的备案、结题、评价等过程性管理与指导,扩大小课题研究范围,加大对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小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课题在推进学校特色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校特色项目的课程化、课题化。引导学校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研究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构建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提高特色课程的整体育人水平。2020年重点推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研究成果,争创一项省级优秀课题研究成果。

四.全面加强课程建设。认真落实《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18年修订)》。继续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加大对项目的考评力度。督促学校制定标准,对4-9年级学生进行认定并发给认定证书,作为学生毕业依据。进一步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慧测试工作,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组织一次该项工作的现场会。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实施健康促进工程,按标创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试点区,落实每年四次视力筛查,力争2020年全区学生近视率降低0.5%。加强师生传染病防控教育,落实晨检、疫情报告制度。发挥区美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美育资源,促进学校课内外美育工作的协调开展和美育课程的区域优质均衡实施。开展艺术素养监测,提高艺术中考合格率。加强科技教育,坚持普及和提高并重,开足开齐科学课程。切实扭转忽视实验教学的倾向,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开展创客教育,举办好创客节、机器人、纸质模型构建等特色科技活动。积极参评长沙市第二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校和第七批长沙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鼓励学校坚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探索劳动教育新途径,组织评定劳动教育基地校。

五.推行绿色评价办法。探索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法。构建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思想品德、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体质健康、“体艺2+1”项目认定、视力监测结果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形成实施素质教育长效机制,促进学校育人质量提升。配合做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认真研究分析监测结果,发挥其诊断和导向作用。

六.科学推进智慧教育。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基础环境和资源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智慧校园、机制创新等相关工作,重点推进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遴选首批区级智慧校园创建校,重点培育网络应用优秀学校和未来学校。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及研讨活动,结合长沙中小学在线学习中心的探索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教学观摩、研讨、竞赛等,继续指导和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基于智慧教育的优秀案例、课题活动的应用与研究,促进区域智慧教育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

七.强化入学保障。以全部化解大班额为重点,统筹做好入学保障工作。妥善做好第五类生源的集中报名,统筹分流工作。有序组织民办初中在内的微机派位工作。严格均衡编班和控制班额,确保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消除。规范学籍管理,切实做到“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禁止随意转学插班。严防借读、空挂学籍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增强全纳教育理念,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督促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全部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加强送教上门的保障工作。加大对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落实教辅材料选用“限年级、限学科、限范围、限数量、限总额”要求。督促学校不得违规举行统考,不得违规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不得违规组织学生在节假日、寒暑假进行成建制补课。

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邮编:410012 管理员登录